2008年10月,成立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008年2月,广州市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成立,成为全市第一家区级民办社工机构。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广州市民政局组织广州社工开展“广州社工在行动”的系列活动,广州社工在此次支援灾后重建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广州市走上了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购买方式道路。
2008年6月,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成为全市第一家市级民办社工机构。
2008年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广州市、区(县级市)财政总投入522万元,设置服务项目9个。
2009年初在市民政局设立社会工作处,负责全市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
2009年5月,成立了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促进行业自治和管理、行业自律。
2009-2010年度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试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33个,广州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544万元以及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800万元共2344万元。
2010年出台实施《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及《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待遇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扶持发展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5个制度文件。
2010年9月举办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供需见面会。
2010年起广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资金已纳入市、区两级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2010年底,广州市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经验,在20个街道开展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2010-2011年度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1585万元继续推进试点项目34个。试点范围涉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救助、社区矫正、社区发展、残障康复、农村社会工作等领域。
2011年7月,中共广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做出全面推进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广州市到2012年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011年底,全市共有54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55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服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投入经费7000多万元。广州市“以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行专业社工服务”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2011年度社会工作十大事件之一。
从2012年度开始,把以个案服务为主要方法的专项服务项目购买经费服务列入各级财政常态化预算。2012年度,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1740万元推进12个社会工作专项服务项目。
2012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81亿元实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主要致力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12年5月底,广州市共成立民办社工机构111家,全市共有124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其中有114街道和10个镇),约有10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服务。
截至2013年12月,市、区登记的社会工作机构已达217家。
2014年3月,广州市邀请广州籍羽毛球世界冠军、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谢杏芳出任广州社工形象大使,同时公布了广州社工的宣传短片、广州社工标志以及广州社工吉祥物“木棉小王子”。
2014年3月,广州市首个社工专业图书馆宣布正式揭牌启用。
2014年3月28日,“广州市投入3.2亿元向社工机构购买165项公共服务,服务人群拓展到来穗外国人和广州农村居民”入载2013年广州地方志十件大事。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55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运营,其中全市129个街道共建成138个,16个镇建成17个,基本实现街镇的全覆盖。2008年至2013年全市投入购买社工服务财政资金累计达7.7亿元,投入资金规模居全国第一。(本文刊于《广州社工》2014年04期,共第11期)